卫星变轨原理及过程
1、首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在近地轨道火箭点火加速,卫星作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近地点速度最大,远地点速度小。在远地点火箭点火加速,卫星进入圆形轨道,速度增大。循环2直到进入同步卫星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的变轨问题
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除近地轨道外)通常有三种: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极轨轨道。① 地球同步轨道 是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顺行轨道。但其中有一种十分特殊的轨道,叫地球静止轨道。
关于人造卫星变轨的问题需要先了解这方面的一些常识。地球有引力,一般把物体抛向天空,又会落回地面,这是因为物体抛向天空的速度慢。当物体抛向天空的初速度快时,物体就会克服地球的向心力,离开地面而进入宇宙空间。
首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在近地轨道火箭点火加速,卫星作离心运动,进入椭圆轨道,近地点速度最大,远地点速度小。在远地点火箭点火加速,卫星进入圆形轨道,速度增大。循环2直到进入同步卫星轨道。
高中物理必修2《宇宙航行》教案
当卫星“贴着”地面飞行时,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行星运动的高中物理必修二的一课内容,下面我为你整理了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行星运动,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方面我国在航天事业上的突破(成功发射了神州系列宇宙飞船)、太阳系新行星的发现的报道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有关宇宙、航天、卫星知识的兴趣。
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高三物理下册必修二知识点 功 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地球卫星的变轨问题
1、)椭圆上的P点的速度大于小圆轨道上P的速度,因为速度只跟半径有关系是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才有这个规律的,他的速度变大后便不再做圆周运动,因此轨道变成椭圆的了。
2、卫星要做两次减速变轨,中间重力做功使卫星加速,速度先减小,再增加,然后再减小。最后速度比原来快。假设有一颗卫星在距离地面500km高度的圆轨道运行,此时它的运转速度应为7614m/s。现在我们要将它的轨道降低到350km。
3、变轨过程一定要从能量角度考虑。在轨卫星要想升轨,必须脱离原来的引力等于向心力的平衡状态,克服地球引力做功。所以升高轨道是必须要加速的。
关于地球质量变化会不会引发其运行轨道的不稳定或直接变轨?
只要太远的引力不发生变化,我们的地球就能稳定的运转在自己的轨道。因为每增加一份物质,地球就要受到来自太阳更大的重力,这一关系成正比。地球质量增加15%,会增加15%的惯性力。
但是也有可能,我们的地球,早就在这颗巨行星的引力下开始变化。这主要的变化就是把地球地壳质量重新分配,然后各种地质灾害就会来临,比如地震和海啸等等。
不会。行星轨道跟它的质量没多大关系,是由形成初期轨道共振和后期其他星球引力扰动决定的。除非质量达到太阳的27%。就好像你放一块石头在地上,不管他是一吨还是十吨,如无强外力摄动,它是不会动的。
敬告题主,地球轨道的运转规律是上亿年才有小的变动,在几十年的时间段凭用目测是看不出来的。
因而,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都会发生逐渐增大的自然变化,但对于地球公转运行轨道来说,是不会被体积与质量逐渐变大的因素所改变的,更不会发生逐渐远离太阳之现象。
如果改变轨道,地球很有可能直接撞上太阳 因为地球之所以会以特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就是为了防止地球被太阳引力吸引,而地球改变轨道,就会打破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平衡,那么地球就会撞向太阳。
卫星变轨问题
1、卫星在近地点变轨减速,速度相较减小。远地点反之。
2、)椭圆上的P点的速度大于小圆轨道上P的速度,因为速度只跟半径有关系是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才有这个规律的,他的速度变大后便不再做圆周运动,因此轨道变成椭圆的了。
3、卫星要做两次减速变轨,中间重力做功使卫星加速,速度先减小,再增加,然后再减小。最后速度比原来快。假设有一颗卫星在距离地面500km高度的圆轨道运行,此时它的运转速度应为7614m/s。现在我们要将它的轨道降低到350km。
4、解析:降低运行速度,卫星将逐渐运动到较低轨道上,则由于轨道降低即高度降低,则重力势能减小;又由于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而机械能等于动能加势能,故卫星的机械能减小。
5、变轨过程一定要从能量角度考虑。在轨卫星要想升轨,必须脱离原来的引力等于向心力的平衡状态,克服地球引力做功。所以升高轨道是必须要加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