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溪县的退耕还林策略持续了13年,共退耕15万亩坡耕地,其中5万亩用于发展茶叶。这种转变双向进行,茶叶产业通过退耕还林得以发展,而竹溪县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生态改善。茶叶的品质提升,使得好茶不再惧怕大山深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月12日,笔者从十堰竹溪县龙王垭茶叶专业合作社获悉,该县已建成1100亩“国标茶园”。竹溪是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有机绿茶之乡。龙王垭茶属高香型绿茶,氨基酸含量高达95%,粗纤维含量为5%,茶多酚含量高达394%,是同类地区的4倍以上。
近日,湖北十堰竹溪县的龙王垭茶叶专业合作社传来好消息,该地区已成功建成1100亩高标准的“国标茶园”,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茶产业实力。竹溪县素有“中国茶叶之乡”和“中国有机绿茶之乡”的美誉。
湖北省十堰市的茶叶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茶叶生产基地。据十堰市农业局透露,该市的茶园面积已达到惊人的70万亩,这一规模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
【竹溪馆】2019新茶 竹溪茶叶 龙王垭茶 龙峰一级绿茶250g袋装 推荐理由:这款绿茶产自湖北,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细秀圆直,干茶条形纤细,色泽翠绿白毫披身,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入口鲜爽生津,茶香扑鼻。
竹溪茶叶中,绿茶是较为出色的一种。竹溪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十分适宜茶叶生长。竹溪的茶叶,特别是绿茶以其独特的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这里的绿茶色泽翠绿,汤色明亮,香气高雅,滋味鲜爽回甘。
鄂西北竹溪地区建立了一个专门的茶叶交易市场,该市场不仅提供了专业的茶叶交易服务,还配备了仓储和运输设施,以及信息采集功能。它扮演着连接茶商与市场的重要角色,作为周边地区物流网络的核心节点,有效地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活动的协调。
这里的高山云雾环境孕育了优质的茶叶,300余万亩山地中有50万亩适合茶叶种植。60年代中期,龙王垭茶场的建立标志着竹溪茶叶生产规模化起步,1969年种植面积破万,1998年达到8万亩,年产量20万公斤。
竹溪县,这座位于秦岭南麓和大巴山脉东段北坡的绿色宝地,自古以来就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据传,卢陵王贬至房陵途经梅子垭,梅子茶的独特风味不仅让他称赞,更在炎炎夏日治愈了他的疾病。梅子贡茶因此而诞生,成为武则天的御用贡品,名扬天下。
1、鄂西北竹溪地区建立了一个专门的茶叶交易市场,该市场不仅提供了专业的茶叶交易服务,还配备了仓储和运输设施,以及信息采集功能。它扮演着连接茶商与市场的重要角色,作为周边地区物流网络的核心节点,有效地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活动的协调。
2、茶农的茶叶供应分散,导致市场供应失衡,增加了生产决策的不确定性,对茶农收入和茶叶产业化进程都有负面影响。竹溪县委和县政府认识到,要提升县域经济活力和整体竞争力,发展经济是关键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