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余干后,建议先到酒店办理入住手续,然后前往余干的老城区开始你的探索之旅。可以参观余干古城墙,感受历史的沧桑。中午:在当地的特色餐馆品尝正宗的余干美食,如余干米粉、三黄鸡等。下午:前往余干博物馆,了解余干的历史文化和当地的特色展览。接着可以参观一些历史建筑,如文昌阁、文庙等。
1、据历史记载,余干并不是土匪。余干,又称余坚,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军事将领。他在南北朝时期的宋朝担任过重要职务,曾经率领军队参加过很多战争,并且在那些战争中取得了不少胜利。余干对于南朝宋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2、县内土匪横行,年底鄱北王起、李立坤(2个人均为军统特务)、谢老胡月英、曹麻皮(曹“改编”后复为匪)等巨匪,分别成立所谓“保家自卫大队” ,肆无忌惮地抢劫杀人。
3、若是进一步详细解读万年的来历,一方面,万年是万年河上游(即现代青云五星桥一带,古称竹屯河的陈坊渡口,为万年古代水陆交通要道)上游,它的源头在贵溪、下游在余干。
4、唐代万年县,今陕西省长安县,归陕西省西安市。唐代长安是首都设京兆府,长安城城廓外以朱雀大街东西分治,东归万年县,西归长安县,两县归京兆府。读唐诗可以看到不少诗人籍贯就是京兆万年。
胡元龙:祁红鼻祖胡元龙(1836-1924),字仰儒,祁门贵溪人,年轻时便以文武双全闻名。他虽然放弃官职,但致力于茶业革新。1875年,他在培桂山房创立日顺茶厂,首次尝试红茶制作,经过不断改良,于1883年成功制出优质红茶,从而奠定了祁门红茶的基础。
祁门红茶的创立得益于两位杰出人物,胡元龙和余干臣,他们的贡献对红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胡元龙,字仰儒,出身祁门贵溪,年轻时即以文武双全著称,但他的目光并未停留于功名。18岁时,他弃官回乡,以“培桂山房”为基地,开始尝试红茶的制作。
而祁建有红茶,实肇始于胡元龙(又名胡仰儒)。胡元龙为祁门南乡之贵溪人,于前清咸丰年间,即在贵溪开辟荒山五千余亩,兴植茶树。光绪元、二年之间,因绿茶销场不旺,特考察制造红茶之法,首先筹集奖金六万元,建设日顺茶厂,改制红茶,亲往各乡教导园户,至今40余年,孜孜不倦。
但胡元龙和余干臣的创制年份被确认为1875年。综合这两个说法,有人认为余干臣提出红茶理念,胡元龙则首次付诸实践,他们共同推动了祁门红茶的诞生。祁门红茶的历史故事丰富多样,每一种版本都反映出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贡献。然而,无论何种说法,祁门红茶的繁荣与这些早期开拓者的努力密不可分。
胡氏和余氏的故事看似矛盾,实则揭示了共同点。胡益坚先生认为,余干臣的建议促使胡元龙敢于尝试红茶改革,他们都在实践中经历了曲折,最终共同开创了祁红道路。陈氏说则提到胡元龙和陈烈清在祁门西南乡设立茶厂,传授烘焙技术,标志着祁红的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