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有人被发现实施此类行为,一般情况下会遭到商家的投诉举报,或者依据相关法律进行追究。比如,利用虚假宣传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涉嫌虚假广告罪;盗取他人账号密码来实施薅羊毛行为,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
2、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这种恶意薅羊毛的行为违反了民法典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构成不当得利。情节严重或者数额巨大的,涉嫌违法犯罪。在犯罪分子眼中,薅羊毛的“羊”不仅仅是商家和平台,还有想要薅羊毛的消费者。
4、情节轻微尚不构成刑事犯罪的,关于无效民事行为和不当得利的规定处理,薄羊毛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是平台推出的规则,如果大规模地利用平台的漏洞来获取利益,那就可能会涉及到法律问题,是违法的。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没收非法所得。我觉得45万不是小数目,所以这两个人应该会被刑事拘留。
上海90后用优惠券薅羊毛45万被捕,这种案件通常涉及不当得利、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盗窃罪、侵害知识产权罪等,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据悉,两名犯罪嫌疑人都是某“买菜平台”的前员工,对于平台优惠活动十分熟悉。
从本质上来看,他俩的行为属于诈骗,金额高达45万估计得判三年有期徒刑。两人的做法可不可取。两人的做法当然不可取,如果两人只是套了一两张优惠券,在我们看来只是贪小便宜,但现在已经不是贪小便宜的事了。
法律专家此前解读认为,优惠券BUG案件法律实践中,通常涉及不当得利、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盗窃罪、侵害知识产权罪等,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其实两名男子如果不把金额做得这么大,平台也很难发现猫腻,现在两人被抓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其实他俩的做法和之前炒鞋风波有很多相似点,利用差价低价购入,高价卖出,最终损失最大的是平台。
两人骗取了大量“新用户”及“邀新”优惠券,再利用这些“大额”优惠券以较低价格大量购入实体商品,后将其转卖至市场赚取差价,每单至少有30元获利空间。
上海90后用优惠券薅羊毛45万被捕,这种案件通常涉及不当得利、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盗窃罪、侵害知识产权罪等,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据悉,两名犯罪嫌疑人都是某“买菜平台”的前员工,对于平台优惠活动十分熟悉。
法院是以涉嫌诈骗罪把他逮捕,我觉得45万不是小数目,他应该会被刑事拘留,具体情况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事情的发生这件事情发生在4月21号,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接到报警说有人利用自己公司的优惠政策进行非法牟利。
他们希望这些客户能够成为后续的消费主力军。所以往往第1单的优惠力度是最大的,也就是在注册后会获得比较多的优惠券。
据媒体报道,日前上海破获一起电商平台诈骗案。某买菜平台发现有人利用该平台开展的优惠活动非法牟利,造成公司损失45万元。
上海90后用优惠券薅羊毛45万被捕,这种案件通常涉及不当得利、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盗窃罪、侵害知识产权罪等,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据悉,两名犯罪嫌疑人都是某“买菜平台”的前员工,对于平台优惠活动十分熟悉。
之后通过平台平台上新用户可以领优惠券和邀请新人有一定奖金的方式,非法获取45万元。之后法院以涉嫌诈骗罪将两个人逮捕。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并没收非法所得。
在法律上认为这种薅羊毛的方式是违法的法律专家此前解读认为,优惠券BUG案件法律实践中,通常涉及不当得利、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盗窃罪、侵害知识产权罪等,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月19日上午,民警兵分两路,分别在松江区不同地点将王某某和郭某抓捕归案。日前,嫌疑人已被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他们的行为直接导致平台损失45万人民币,警方接到报案后,立马锁定嫌疑人,原来两名男子注册了大量虚拟新用户账号,从而骗取了大量新用户优惠券。对于这件事我的看法。
后用优惠券薅羊毛45万被捕,消息冲上热搜后,有网友谴责这种违法行为。
1、目前,已有多地警方破获用户恶意利用平台规则的漏洞“薅羊毛”,构成诈骗的案件。
2、比如羊毛党利用商家过失或平台漏洞,恶意注册大量账户刷单来薅羊毛,则有可能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诈骗罪。在薅羊毛过程中存在刷单和虚假交易,骗取平台的补贴,可能涉嫌诈骗。
3、利用网络购物平台七天无理由退货漏洞,半年内在某平台购名牌衣物,以仿品恶意退货高达32次,诈骗商家2万多元。目前,此女子已被刑拘,所得赃款赃物已经退回。
4、是骗局,这种免单的一般都会涉嫌刷单的行为,小心被骗上当。
5、我不认同大学生统一购买表演服,在演出结束后集体退货的行为。